你有沒有發現,即使是假日或下班時間,也很難真的徹底放鬆?總覺得如果沒有「產出」點什麼,寫些什麼,做點什麼,就好像在浪費生命。這種閒不下來的焦慮感,可能是所謂的「產出焦慮」(Productivity Anxiety)。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分享產出焦慮的自我觀察、症狀、可能成因,以及實用的調適策略,一起思考如何真正享受休息時光,給自己更溫柔的生活節奏。
(本文章作者並無心理相關專業背景。此文章僅作為作者主觀之自我觀察心得,若有需要心理上的資源協助,還請洽詢專業人員。)
前情提要-閒不下來的我
我覺得我最近「放假、不用上班的時候也閒不下來」的症狀越來越嚴重。當然啦,坐在沙發上,躺在床上耍廢滑手機的時候也是有,但我很少很少一整天什麼事都沒做、都在耍廢的。
我總是有一種「時間很寶貴,今天一定要『產出』些什麼東西出來,不然時間(人生)就被浪費掉了」的感覺。所以如果我整個假日、下班時間什麼事都沒做,我會有點罪惡感。
這個禮拜,我真的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覺得疲勞沒有辦法好好地消除…和前面幾年的狀態有點不一樣,之前在累只要假日休息一下就可以恢復,但這幾個禮拜,似乎只有越來越累…
於是我就稍微搜尋了一下自己身上可能發生了什麼事,然後就找到了「產出焦慮」這個詞…
閒不下來,也許是「產出焦慮」
「產出焦慮」(Productivity Anxiety)。簡單來說是:
生產力焦慮,就是即使你一直很忙,卻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這種焦慮源於社會和內心對於「每一刻都要高效率」的壓力。無論在職場、家裡,還是私人計畫中,都會出現一種持續不斷的擔憂:擔心自己進度落後,或者沒達到外界和自己的期待。
看了這敘述,恩,是我啦是我啦🙋。
回想了一下,我開始染上這個病大概是10年前吧,我那時候覺得下班時間很寶貴,都一直看動畫追劇實在浪費了,所以我當時就決定不要浪費時間,開始學日文這樣。
後來除了學日文,我還嘗試過經營網拍、寫部落格、練吉他這樣,我的下班時間和假日總是有很多事可以做,但相對的我耍廢、完全放鬆的時間也變得非常少。
一直到最近我才覺得我自己真的有點力不從心、有點疲憊的感覺。但同時也發現我沒有辦法好好放鬆了。
產出焦慮的症狀
這個段落的內容主要參考這篇文章:3 Signs of Productivity Anxiety and How to Manage It2
從不休息、從不請假
你會因為休息而感到內疚或羞愧嗎?你會擔心別人覺得你不夠忙?你會擔心不斷增加的待辦事項會壓垮你?
會,這根本就跟我前情提要寫到的「如果我整個假日、下班時間什麼事都沒做,我會有點罪惡感。」
把自我價值和成就,建立他人的認可上
現代人彼此聯繫越來越緊密,很容易不自覺地用別人的成就來衡量自己。看到同事輕鬆訂下目標、順利晉升時,容易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還不夠好」。我們之所以把自我價值建立在成就和別人的認可上,是因為那樣能讓我們覺得被肯定、被重視,「只要做到某件事,就會被尊重、就會有成就感」。
但事實往往是,當成就或認可真的來臨時,帶來的滿足感很快就消失,又會產生新的空虛感。這就是為什麼靠成就和外界認可永遠無法真正滿足。調整對目標與自我價值的看法,有助於管理焦慮並獲得更多幸福感。
這點我是還好,我自認不是那種工作上做了點小成就或者是寫了篇文章就要大肆好大喜功昭告天下的人。
我唯一會比較在意的就是我寫的部落格新文章,如果點閱率很差的話我會很難過吧…。
用「忙碌」來麻痺自己
有時候,「忙」和「有產出」會被混為一談,但其實不一樣。如果你總是很忙,可能代表你沒真的把事情做完、沒有效率地運用時間。有些生產力焦慮的人會用「一直很忙」來獲得一種控制感,讓自己暫時不用面對不舒服的感覺或對話。
現在回想,我在挑戰「部落格日更」的時候可能就是這樣吧。那時候正職工作上的職業倦怠超級強,所以為了彌補上班時間心理的產出焦慮,所以下班之後我每天都花很多時間在打文章這樣。
「我上班沒什麼產出,但我下班之後很努力在打文章喔!」大概是這樣,在安慰自己,生活上還有點產出,有點意義吧?
如何克服產出焦慮
雖然說我現在看到我自己寫的文章之類的會有滿滿的成就感,但事實上就是在這樣下去我遲早會累死。所以還是要想辦法不要把自己逼得這麼緊吧…
同樣是參考資料1、Maryem Muhammad Shafiq的文章以下幾個策略也許有點幫助:
1. 設立寬鬆、可行的目標
把單一個大任務拆解成數個簡單的小步驟,然後訂下合理寬鬆的「deadline」。依照重要性與急迫性來排序,避免一下子把自己壓垮。
對我來說,可能就像是打這篇文章一樣,一天打一個段落,花個幾天打完,而不是一口氣完成,然後累得半死…(雖然我還是用一口氣打完了)。
2. 練習「對自己的同理心」
「理解、接納」自己沒有產出的日子。用友善的態度看待自己,並記得「有產出不是唯一的價值」。
人生很長,有趣的事情很多,並不是無時無刻都需要貢獻出什麼才是有意義的…
3. 劃清工作與放鬆的界線
劃分明確的工作與放鬆的時間。規劃固定的工作與休息時段,確保自己有時間放鬆充電。
這說來簡單,但對有生產焦慮的人來說很難。像我下班之後老是在提醒自己「寫文章什麼的不要搞太晚」,但老是會超過自己原本預定的時間。搞得自己很晚睡,然後累得半死這樣。
希望從今以後自己可以。
4. 放鬆時只專注於「放鬆」本身
養成冥想、深呼吸或瑜珈的習慣,幫助減壓、維持當下專注。這些做法有助於減少焦慮、提升幸福感。
像是我剛剛打開了很久沒玩的RO,想要好好重溫一下年少時的回憶,但玩著玩著就又覺得「自己花這麼多時間玩遊戲好嗎,假日不就又浪費掉了」。
然後就跑來打這篇文章…我應該要更樂在其中才對啊。
5. 尋求他人的協助
把自己的感受跟朋友、家人、或心理健康專業人員聊聊。分享經驗有助於抒解壓力,也能得到新的觀點。
結論-你我都已經很努力了,也該好好享受放鬆狀態了
最近,在職場上有點不愉快,除了人際關係外,更大部分是「產出焦慮」的部分。因為客戶變更政策的關係,讓我工作上的產出需求銳減,於是我就會開始懷疑,我每天花這麼多時間坐在這沒都沒啥,我是不是在浪費生命,同事是不是都覺得我是薪水小偷什麼的,然後就非常坐立不安。
不過換個觀點來說,從開始工作到現在已經過了近10年,這些年來我工作從來沒有空窗期,下班和假日也都想盡辦法不讓自己都在耍廢。說起來這篇文章也是我在假日的產出焦慮之下的產物,真是諷刺。
老實說啦,這篇文章打到這裡,然後送出之後,真的超有成就感,覺得這個假日沒有白費了吧…不過這感覺通常只會持續幾個小時,所以我就算現在覺得很有成就感,也有可能再過個兩三個小時又開始陷入「我怎麼這麼廢什麼事都沒做」的焦慮= =
但,打這篇文章還是要提醒我自己,我應該算很努力生活了吧…也許最近也該允許自己放鬆,用力耍廢。
共勉之。
(本文章作者並無心理相關專業背景,本文章僅作為作者主觀之自我觀察心得,若有需要心理上的資源協助,還請洽詢專業人員。)
焦慮狀態下產出的文章
雖然這些文章內容和「產出焦慮」沒啥直接關係,但都是我在「不能閒下來」的狀態下,擠出來的成果。某種程度上,它們就是我焦慮的副產品。
大概都是我下班或假日時「為了不虛度光陰啊啊啊」的焦慮狀態下寫出來的0.0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