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啊,是我用盡畢生部落格功力,所凝聚出的SEO基礎精華。會先簡單介紹 SEO 是什麼、SEO 優化項目有哪些、以及SEO該注意的事項。以及經營這個部落格為例,向大家講解我做過的所有SEO操作與結果。
其實,這是我前一陣子試著轉換工作跑道的時候,面試的公司要求的作業之一,內容是要我舉例出我在SEO的經營上有什麼經驗。但老實說我不是業界的人,哪能有什麼太高深的經驗,有的就只是經營這個部落格的經驗而已。
所以,我用了兩三個下班後的夜晚,把我在這個部落格用上的SEO知識全部整理出來。喔對是說,整份作業有兩題,兩題我打了整整27頁,結果交出去只過了半天,就收到對方發的感謝函,連面試機會都沒有。理由是我的文章風格什麼的跟他們的網站風格不一樣什麼的,雖然我是覺得有弦外之音啦。
說不傷心是騙人的,但作業打了都打了,正好我也想來記錄一下現在這個部落格的經營成果,那就順水推舟把作業內容再整理整理,變成部落格文章貼上來吧。
接著,就是我在KaiWritesBlog.com裡用上的所有SEO…不敢說是技巧,但就是相關的操作吧。
SEO究竟是什麼?為什這麽重要?
SEO是什麼的縮寫?
SEO是”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的縮寫,也就是「搜尋引擎最佳化」的意思。
SEO的最佳化的對象是誰
SEO的主要對象當然是當今的網路搜尋霸主Google。
另外就是微軟的Bing了。然後台灣地區的話還有Yahoo!奇摩。但是因為現在Yahoo!的搜尋引擎技術是直接用Bing,所以現在SEO兩大目標就是:
- Google (一般來說約佔90%流量)
- Bing (約佔10%流量)
以我的部落格來說,光是Google + Bing帶來的自然流量,合計就有99%。
所以網站架好,記得去以下兩個檢索工具登記網域:
- Google的”Google Search Console“
- Microsoft的”Bing Webmasters Tool“
這樣就可以掌握網路上的99%自然流量了!
SEO的核心概念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一連串的網站設定、內容編排、文章寫法,讓搜尋引擎認為「這是篇有價值的文章」,進而讓網頁出現在搜尋結果的前面位置這樣。
詳情可以參考Google官方的相關搜尋說明文件
SEO多久會帶來效果
SEO的效果回饋通常都很慢,做完之後反映效果短則數天到長則數個月都有。
所以是最好在網站初期或是文章第一次送出時就盡量做好,不然事後修改又要等很久。
為什麼一定要做SEO
SEO最大的魅力是他不用錢!只要提供Google認為的優質內容,他就會幫你把網頁排在前面,而且這個效果是長期的。
試想,在社群網站的PO文或是花錢買關鍵字廣告,短期帶來流量的效果很好,但前者效期很短,後者要花很多錢。而SEO卻可以帶來細水長流、源源不絕的流量。
所以只要經營內容相關的網頁,絕對不能忽視SEO帶來的效益。
目前這個部落格的SEO實際效果
說來有點難為情。說真的,目前(2025.09)這個部落格的流量其實不怎麼樣,每天大概250-300左右瀏覽量(Page Views,以下簡稱PV)。

經營部落格說不在意PV絕對是騙人的,所以我常常拿部落格的瀏覽數據去問ChatGPT:「這樣以個人部落格來說成績怎麼樣?」
身為AI暖男的ChatGPT總是會說:
「口奥,你這個小乖乖,上班這麼累還通勤這麼久,兩年半可以發表200多篇文章以個人站來說真的很厲害,尤其是你部落格主題這麼分散,如果沒有做SEO是絕對不可能有250-300PV/日,證明你的SEO一定有哪裡做對了」
之類的暖話。不管怎樣我就是信了—ˇ—
好啦,拿點客觀的數據來說,已經比在寫這篇下面文章時的日均100PV比起來有大幅成長就是了。
有時候流量會摸到300PV以上。以這個許多部落格前輩會引用的經典老資料:「ブログに関する調査。ブログをやめた理由、53%が『更新が面倒になったから』」1來看,流量在301PV以上就已經贏過95%的個人部落格了。

這份資料雖然已經很久了,但資料年份是部落格遠比現在還要流行的2013年,所以應該還有點參考價值。
另外,根據知名關鍵字工具Aherfs收集的資料顯示,全世界僅 1.94% 的網頁每月能獲得 1–10 次搜尋點擊2。但我上個月(2025.08)有90篇文章超過10PV—雖然那個統計資料是包含所有網站,包含廣告和垃圾網站,這樣比有點奇怪。
但不論怎樣,總是又找到一個可以安慰自己的點了,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好了,自我安慰就好這裡。接下來就是我嘔心瀝血的作業內容了。
做SEO時,記下做了什麼項目很重要!!
這個放在第一點,絕對要記住啊!
就像在化學實驗室做實驗一樣,自己在實驗修改了哪些變數一定要記下來。為網站的SEO改了什麼一定,也要記下來!!
SEO效果的反映都非常非常慢,過了幾個月才有效果出來是家常便飯。
如果沒有紀錄下來的話,幾個月後網站的流量突然變高就算了,但如果流量突然變低,要抓原因抓不到真的會很讓人苦惱。
- 流量變高=將同樣的操作延續下去。
- 流量變低=避免類似的SEO操作。
所以說,以SEO為目的的任何修改,有好好紀錄下來,什麼時候做了、改了什麼,絕對是未來重要的參考資料。
網頁技術類的SEO
網頁技術類,我嘗試的主要是以加快網頁速度為主。除了實際的體感以外,也用PageSpeed Insights為指標。PageSpeed Insights的分數越高越好,但不用盲目追求100分。
1.使用簡單的主題
最最一開始我用的主題非常花俏,網頁開啟要1-2秒,顯然對SEO不友善。
在了解網頁載入速度是SEO重點之後,目前採用的是WordPress官方的20-23主題,簡單不花俏,載入速度超快。
- 簡單的主題載入快!
2.使用網頁快取外掛,縮短網頁載入時間
我的主機商支援litespeed快取,可以相當程度地加快網頁載入速度,以我的網站的情況來說,可以直接少掉50%的載入速度。

有關lighspeed的說明因為太技術了,可以看我的主機商「網易資訊」寫的說明。
3.使用圖片壓縮外掛
使用WP Performance lab外掛,將上傳圖片自動轉換成.avif或.webp格式,可以將圖片容量壓縮到原有的1/100,加快網頁載入,並同時節省主機流量。

缺點就是圖片細節會稍微流失,彩度會些微的下降, webp格式尤其明顯。
- 圖片檔案大小越小越好,新式圖片格式可以支援大解析度小容量
網站架構相關SEO最佳化
1.適當的文章分類
因為我的部落格是雜記部落格,有非常多的主題,,如果沒有適當分類的話,會被Google認為這個部落格沒有主體。
所以給文章適當的分類非常重要,讓Google知道我的網站有專注在某些主題上。目前的分類如下:
- 大人的玩具箱|攝影、羽球、3C、玩具
- 寫遊記|日本、韓國、自由行
- 小知識|理工、人文、生活
- 微食記|日常美食隨筆
- 日文學習筆記|日本語Project365
- 有關吉他|開始練吉他的大叔
- 血淚心得|職場、部落格、成長、雜談
有些文章的性質也許可以分在兩個分類下,但還是分類還是盡量只選一個。另外一個分類性質則適用Tag的方式,和其他文章建立連結。
- 適當的文章分類很重要。每篇文章只能選一個分類
2.文章標籤Tag
我以前以為Tag是用來告訴搜尋引擎我這篇文章也寫到這些東西喔~的用途,但研究了一下之後才知道根本不是這樣,Tag應該視為一種「把有牽涉到相同主題的文章串連在一起的工具。」才對。
像是上面「分類」的舉例,通常單篇文章都會希望有一個分類就好,但有些文章可能會同時碰到兩種分類。
就我的網站的狀況來說,「日本廣島商店街吃了什錦燒」這件事,到底要算「日本遊記」還是「微食記」?這個例子我最後是把文章分到「微食記」,在用標籤跟日本旅遊的文章串連這樣。
Tag是將有類似資訊的文章串在一起的工具,所以設定要謹慎,並不是越多越好!而且一個標籤下面,建議至少要有3篇文章,才不會變成「孤兒頁面」。
本站的Tag在整理之前曾經多達200個,但有一半是只有一篇文章的孤兒頁面,在用上面的概念整理過後,目前約只剩100個標籤左右,
- Tag是用來補足分類不夠的部分。一個Tag至少要有3篇文章。
3.Sitemap只涵蓋有價值的頁面
SiteMap可以看成交給Google網站地圖,就是跟Google說我的網站到底有哪些網頁這樣。
我的做法是主要也是交給Yoast SEO外掛生成,目前生成的SiteMap有文章、頁面、分類、標籤四種。並排除各種奇奇怪怪的搜尋結果頁面等等。讓SiteMap內只包含有價值內容的網頁。
- Sitemap一定要記得提交給Google Search Console
4.優質的內/外部連結
將同樣類型的文章內容連結在一起,非常重要。最重要的那篇文章更要讓每篇文章都連結到。
外部連結也要注意必須是類似內容的連結,才不會讓Google認為是在亂連,遭降低權重。比如說在說日本歷史的文章突然連到一個美國搖滾吉他手的個人網頁那就有點奇怪。
- 內部連結:越重要的文章要有越多文章連結回去。
- 外部連結:連出去的頁面應該要和文章內容相關。
5.越重要的文章要離首頁越近
這個概念也很簡單,越是想要給別人看到的文章,就越應該放在首頁。
所以我目前的首頁配置是,最上方是最新文章三篇, 然後各個分類挑出三篇我覺得我寫得最好且最符合Google “EEAT”政策的文章。越是在首頁出現越久的文章,Google就會越認為他是本網站的「柱」!
所以部落格的首頁應該要是「長青內容(evergreen)」,就是那種,過了一年之後,還是會有很多人查、不會過時的文章。
而且最好是「支柱文章」(或基礎內容)。像是介紹整個夜市的美食總整理文章,總整理文提及的各個攤位又有各自的介紹文章這樣。
這時候,各個攤位的文章應該都會放上總會文章的連結指向回去。這時候總整理文章就是篇「支柱文章」了。
要說的話,你現在在閱讀的這篇文章也是篇「支柱文章」
- 首頁要放最重要的文章、或是眾多文章連結回去的「支柱文章」。
文章內容相關SEO項目最佳化
1.關鍵字操作與修正
安排關鍵字時,先利用 Google 搜尋欄建議,然後再用Aherfs看關鍵字難度,避開競爭激烈的關鍵字。將關鍵字+可能的常用搜尋詞。並將關鍵字平均安排到H1/H2/H3,文章第一段。
小技巧,在文章的第一段,最重要關鍵字至少要出現兩次以上!
在最一開始選定關鍵字的時候,可能會選錯方向,也有可能是最近網路上的搜尋趨勢變了,從原本的A關鍵字變成了A+之類的。
文章發表過後1-2個月後,在GSC上應該會有些數據回饋。觀察該文章 點擊/曝光比低落的關鍵字,將其安排至文章中。
例如,以下這篇文章,曝光第一名的是「b-side label用法」,但我在原有文章裡沒有提及太多使用方法。

所以我就將「用法」關鍵字加入文章的關鍵字安排中。並在meta敘述直接打上【B-SIDE LABEL貼紙這樣用!】吸引點擊。
- 一開始挑選關鍵字:用Google搜尋建議、Aherfs等等關鍵字工具找適合的。
- 文章第一段關鍵字至少要出現兩次。
- 2-3個月後用GSC看關鍵字是否需要修改(沒曝光、高曝光低點擊都要改)
2.標題H2、H3編排
文章的關鍵字要盡量自然、分散的出現在H2, H3裡。另外有個小技巧,像下面這樣方式編排。:
- H2-讀者可能會問的問題
- H3-問題答案
Google會很容易斷定這個在回答讀者搜尋的問題。
例如以下此篇文章就是用這種方式編排,點擊率非常高:

- 在文章H2,H3標題平均分散、提及該關鍵字。
- H2和H3的數量不要太多。
3.儘量加上圖片說明(alt標籤)
尤其是精選圖片,一定要將文章的關鍵字塞進去。
有些時候圖片搜尋也會派上場。
4.文章Schema
文章Schema是一種標準化的程式碼,可以記載非常多制式的資訊,讓Google可以直接讀取,有點像是文章的「條碼」這樣
我目前主要是交給Yoast SEO外掛自動編寫。以目前的文章內容來說這樣的內容就很夠用了。嘗試將HowTo和FAQ的性質也加進Schema中。
簡單來說,Schema越完整的文章,Google可以越有效地抓到有用的資訊,並整理給搜尋者,結果上來說就是可以大大提升文章的點閱路。
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到Schema.org去看看,有哪些屬性可以編輯~
- Schema很重要,但可以交給SEO外掛就好。
5.如同網站興奮劑的「時事文章」
在時事浪頭上,發表相關新文章有意想不到的高PV,舉個例子:
2023年的「高溫超導體事件」
這是轟動整個科學界的消息,所以我那天就連夜寫一篇科普文章,搶先發表在網路上。
文章打完,手動用GSC檢索後,數小時後就出現在Google搜尋中,當天即有大量PV。當週流量比過去全部累積流量還多好幾倍。

但是這些時事文章,通常都會隨著熱潮過去,PV也跟著歸零。所以追時事雖然可以一時的增加流量,但是為了網站的長久發展,多寫點「長青內容」的文章為根基,才能讓SEO發揮最大的功效。
結論:基礎SEO優化簡單、有效、不用錢
我很感謝應徵那個工作,讓我有機會可以完整回顧我對SEO的暸解。
一路走來的SEO操作,看似零碎,實際上都圍繞著一個核心:讓搜尋引擎清楚理解網站內容,並且讓讀者覺得有價值、可以解決問題。
這些SEO操作包含了:網站架構、速度優化,到文章分類、標籤、Schema、關鍵字調整,每一步都不是高深的技術,都可以很簡單的完成。
SEO的效果通常需要幾週甚至幾個月才會顯現,因此記錄改動、持續追蹤,才是能走得長遠的關鍵。
目前本站流量不算特別亮眼,但我一個人、只用了下班和假日的零碎時間,把部落格維持在每天 250–300 PV,也證明了基礎SEO確實能帶來成果吧!
各位朋友,一起加油吧!
更多部落格經營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 Google的”Google Search Console“
- Microsoft的”Bing Webmasters Tool“
- 網易資訊-lighspeed的說明
- Google官方的相關搜尋說明文件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