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台積電爆發2奈米製程技術的重大洩密案,引發台灣社會及全球半導體業界高度關注。新聞指出,傳出上千張關鍵製程照片疑似外流至日系設備商,不少輿論一面倒認為「台積快被抄家滅族」甚至出現仇日情緒。身為台積電供應鏈、日系廠商的員工,我想從自身經驗聊聊:這次洩密案的實際影響,真的像媒體炒作的這麼嚴重嗎?還是只是被風向帶著走?以下是我的觀察與想法。
2025.08台積電遭洩密事件大綱
直接引用新聞內容啦。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爆發2奈米製程關鍵技術外流的重大洩密事件,高等檢察署智慧財產分署上月底已依涉犯國家安全法罪嫌,向法院聲請羈押涉案的三名已離職及現任工程師獲准,據了解,此次共有上千張製程技術照片外洩,災情相當慘重。
(中略)
陳姓工程師曾在台積電系統整合部門任職,離職後轉往台積電長期合作的日商東京威力科創擔任設備工程師,因陳與台積電目前先進製程相關研發人員熟識,因此負責與台積電研發部門對接。
(下略,詳細新聞請看參考資料)
我的看法:實際上影響有限
身為日系台積供應商的員工,看了ptt上一堆人在悲憤又仇日的言論2,3,讓我想說點什麼反駁,但我俗仔只敢在我的部落格說。不嫌棄的話參考看看吧。
根據我自己對台積電製程的了解,想靠這次洩露的資料,就想要超越台積可能有點困難。
我的參數你用不了
從一片光溜溜什麼都沒有的空白矽晶圓,到實際可以運作的晶片,要經過上千道製程,每一道製程都有相應的機台,不同的材料、藥水,就算是同一種材料不同批號會有不同狀況,以上種種讓整個晶片的製作過程有成千上萬種參數可能,每種可能都牽引著最重要的那個數字:良率。
據我所知,台積的製程也會隨不同專案隨時調整。打個比方,就算同樣都是3奈米製程,同樣製程在做不同晶片時,參數也會不一樣。至於參數怎麼最佳化讓良率上升,那就是台積員工和無數供應商的血淚交織出來的know how了。
所以就算新聞傳出的那一家廠商拿到了那些參數,也不見得可以用在他們即將製造的晶片上。
你得像台積電一樣會殺價買東西
台積強在他們會隨時調整、最佳化製程的參數,不只廠內,也會跟供應商合作,隨時調整配方,搭配上近乎變態的供應商品質管理強大的供應商品質管理、讓人無法拒絕的超高進貨量、還有強勢的議價能力,台積從供應商得到的材料品質、價格就是會比競爭對手好。所以除了製造技術,強勢的採購也是台積打造高良率的武器之一,對手想要完全複製沿用台積電的使用材料,就得先生一條供應鏈出來,有可能嗎?
細緻的內部分工
再者,台積的分工非常細緻,細到連其他部門在幹嘛都不知道。所以我覺得單一部門流出的資訊,真的影響非常有限。而且就算RD做出些什麼,量產之前參數也有很大的機會再修改,連材料直接換掉也有可能。如果是如新聞所說,是RD階段洩漏出來的資訊,到後面沒用的機率也很高。
身為供應商員工真的覺得很痛苦能成就台積與有榮焉。台積之所以會是台積,絕對不是那1000張圖就可以複製的。
制度面的漏洞?台積電的資訊保護
就我所知,就算是台積電的員工上下班都要過金屬檢測門和X光機,要把3C產品帶進帶出公司非常困難,更別說被抓到輕則寫報告重則扣光你獎金。
看了一些新聞,內容都是說是這次資訊外流疫情期間遠端工作的資訊傳遞時洩漏出去的,但台積內部系統可以抓到這個也實在很厲害,但再厲害的系統也會有漏洞。這次也許是疫情情況下造成的特例,也可能是螺絲鬆了(像是幾年前的病毒事件)4。不管怎樣我覺得台積內部一定又會四面楚歌一陣子,
保重啊各位台積的朋友。
不要被風向帶著走
最近各種政治不安定議題(好像不只最近)輪番洗腦的日子裡,尤其台積牽動著台灣的經濟命脈,別忘了台積市值佔了整個台股的近40%,台積GG=台灣GG不是隨便講講的。

這麼大的議題,一定會被某些媒體或是有心人士帶著風向走。我在PTT還看到有非常多人往仇日的方向帶,這種過度簡化又帶有仇恨的言論真的是很要不得。
事件後續
嫌疑人被收押禁見
2025.08.09,目前的的後續消息是,涉案嫌疑重大的三名台積電員工已經被收押禁見。另外台積內部也針對這次事件祭出史上最嚴格的PIP懲處,連坐五級到副總都脫離不了關係6。
TEL:無機密外洩,已開除涉案員工
另外,疑似是外流資料去向的TEL(東京威力科創)也指出,確實有一名員工疑似涉入此次事件,不過已經將該員工開除,並強調目前公司內部機密資訊沒有流出7。
三名嫌疑人被起訴
台灣高等檢察署智慧財產分署日前偵辦台積電工程師外流2奈米機密資訊一案,並在今(27)日傍晚宣告偵查終結;檢方依照違反《國家安全法》等罪嫌,將陳力銘、吳秉駿、戈一平3名工程師提起公訴,並針對陳、吳、戈3人,分別具體求處有期徒刑14年、9年、7年。
日本網友對本次事件的看法
其實我這篇文章本來重點是要放在這部分啦…每當有關台灣的大事件我就會看一下日本網友是怎麼想的。純粹只是我日文都學這麼久了,好奇看一下而已
這部分的評論是來自日本YAHOO新聞,読売新聞オンライン《TSMCの半導体技術を不正取得か、台湾検察が元従業員ら3人の身柄拘束…日本企業に転職》9 底下的留言(頁面已被刪除)。簡單看幾個評價高有趣的就好:

雖然已經被說過很多次了,但每當看到這類新聞,真的會讓人感受到,如今的日本(至少在半導體製造業這一塊),已經從「技術被偷的一方」,淪落到「必須去偷技術的一方」了。

Made in Japan已經感覺是40年前的過去式了……日本明明曾經是世界第一的技術強國,現在卻貧窮到讓人覺得像是發展中國家,連火箭都發射不了,和中、俄、美的太空發展相比也落後了30年,真的覺得很悲哀……

日本的政治家還誤為為日本是已發展國家、把稅金灑到國外投資或救濟,希望他們看了這新聞之後把日本視為落後國家,把錢投資在國內。

Rapidus上個月才發表2nm試產成功,不是我想的那樣吧w
嘛日本以前也被偷了不少,這就是個偷來偷去的世界。
我發現日本人大部分都在酸自己的國家,大部分的日本國民,包含我實際認識的日本人,都對日本的現況滿哀傷無奈的。
結論
目前(2025.08.05 23:00左右)美股開盤,台積電ADR跌了3%,看來這次事件多少讓大家對台積電的信心有點影響。
我是覺得光這件事就把整個日本說成技術小偷,然後一副台積死定了、台灣快亡國的樣子,身為台積供應鏈、又是日商的員工的我看來真的完全是過度反應。
只要對台積電內部生態稍微有點了解,根本不會直接推導出這種結論。
有新聞說,有半導體專家也持跟我一樣的看法(台積電員工竊營業秘密 專家:營運影響可控但損形象10),但現在的新聞很北七專家都不說是誰,對我來說沒署名就是消息來源可疑,所以參考就好。
我認為,那些外流的圖紙就算真的流向傳聞中的發展2nm的競爭廠商,他們拿到手後可能就是少走一點點彎路而已,覺得這樣就可以彎道超車,那也太小看半導體先進製程了。
不過還是希望以後類似的事件不要再發生,真的不能讓台積就這樣在國際上失去競爭力欸,要知道光是台積自己粗略統計的數字,就直接養活了全世界45萬以上的供應商員工11。

更別說有多少在台灣落地生根的供應商,台積養活的人可能比你想像中的多,包括我,有台積我才能安穩的工作,靠台積吃飯領薪水。
結論就是這麼膚淺,大家晚安。
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 自由時報:獨家》台積電2奈米機密外洩案災情慘重 上千張製程技術照片外流(庫存頁面) ↩︎
- PTT stock版:[新聞] 獨家》台積電2奈米機密外洩案災情慘重 上(庫存頁面) ↩︎
- PTT stock版:[新聞] 台積電機密疑外洩 外媒憂重創技術領先 ↩︎
- 台積新聞稿:台積公司公布電腦病毒感染事件影響(庫存頁面) ↩︎
- 台灣期貨交易所-臺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成分股暨市值比重(庫存頁面) ↩︎
- TechNews-台積電 2 奈米洩密案,傳祭出包括副總史上最嚴厲連坐五級懲處(庫存頁面) ↩︎
- 台視新聞網-員工涉洩台積電機密! 東京威力科創認了:已解雇(庫存頁面) ↩︎
- 民視新聞-台積電3內鬼竊2奈米技術被起訴 主嫌求刑14年理由曝光(庫存頁面) ↩︎
- TSMCの半導体技術を不正取得か、台湾検察が元従業員ら3人の身柄拘束…日本企業に転職(庫存頁面) ↩︎
- 中央社:台積電員工竊營業秘密 專家:營運影響可控但損形象(庫存頁面) ↩︎
- 台積電供應商入口網SO360首頁資訊 ↩︎
發佈留言